衞生防護中心
陰道感染2015年6月5日
陰道有分泌物屬正常嗎?
很多婦女都因陰道分泌問題而大受困擾。其實陰道分泌物是正常生理現象,正常情況下,婦女陰道會有一些清澈或半透明的無味蛋白狀分泌物,即白帶,主要為保持陰道濕潤健康。於懷孕期間、經期前後或當受到性刺激時,陰道分泌會比平時增多。
提高警覺,及早求醫
若有任何以下異常情況,可能是受感染之徵狀,應及早求醫。
陰道分泌物
陰部
份量增多
色澤轉變(灰白、黃或綠)
帶血絲
異味(腥或惡臭)
陰部痕癢
陰道內灼熱
小便刺痛、頻密
陰部損口、肉粒、水泡等
此外,宮頸癌、宮頸瘜肉或使用內用衞生棉條等亦可以令陰道分泌改變。
常見的陰道感染
一. 念珠菌性陰道感染
病原: 念珠菌– 霉菌(真菌)之一種
特性: 喜歡濕和暖的環境,並廣泛存在於自然界。人體的口腔、消化道、皮膚及女性陰道,都有一定數量的念珠菌存在。
病因: 以下情況會改變陰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,使陰道內的念珠菌數量增加而引起不適:
懷孕期間、經期前後及口服避孕藥者
經常性服用抗生素、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
穿著緊身不透氣的內褲
糖尿病患者
陰道灌洗
通常念珠菌陰道炎並非性傳染病,但間中亦會令性伴侶龜頭出疹發炎,應一併診治。
病徵:
白色豆渣樣或芝士狀陰道分泌物
外陰痕癢、紅腫
陰道內灼熱
性交疼痛
尿道口灼痛及排尿困難等
治療:
按醫生指示使用陰道塞劑、藥膏。
不要濫用抗生素
避免誘發因素,可以減少復發機會
控制糖尿病
避免穿著緊身不透氣的內褲
避免陰道灌洗
二. 陰道滴蟲病
病原: 陰道毛滴蟲– 單細胞原蟲
特性: 寄生於泌尿生殖道
病因: 主要透過性接觸傳染
病徵:
女性會感到陰部痕癢,並有稀、黃及帶異味的陰道分泌。
男性大部分並無病徵,少數會感到小便刺痛。
治療: 口服藥物
三. 其他引致陰道感染的原因有:淋病,非特異性生殖器感染(女),滴蟲,陰部疱疹,性病疣及其他細菌,或甚至非感染的情況。
預防陰道感染小錦囊
每天清潔外陰
穿著棉質內褲及每天更換
避免浸浴
避免使用清潔陰部的香體用品
清潔陰部或肛門時,應由前向後的方向清潔
性交前先清潔性器官,性交後將膀胱內的尿液排清
採用安全套進行性交
陰道感染不一定是性病若有懷疑,不要揣測成因,請:
切勿自行胡亂服藥
盡快接受註冊西醫提供的檢查及治療
完成整個療程,切勿半途終止
於治療期間避免性交
有需要時,性伴侶應同時接受治療
任何人士,如果懷疑自己染上性病,必須及早就診。
衞生署社會衞生科診所提供檢查、治療與輔導。一切服務均無需醫生介紹信,所有資料亦絕對保密。
社會衞生科診所資料
提供社會衞生科(女性)服務的診所
提供社會衞生科(男性)服務的診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