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信邦网游福利站

从威震华夏到败走麦城,为何无人救援关羽?揭秘关羽之死背后真相

了解襄樊之战中关羽战败的全过程,你就能更清楚地理解这场悲剧。

《三国志·关羽传》记载道:那一年,关羽带领大军进攻曹仁驻守的樊城,曹操派遣了于禁来支援曹仁。秋季时,连日的大雨导致汉水暴涨,结果于禁所指挥的七支军队都被水淹没。于禁因此投降了关羽,而关羽则斩杀了坚持抵抗的庞德。此时,梁(今河南汝州)、郏(今河南平顶山郏县)、陆浑(今河南嵩县)等地的强盗,或直接响应关羽的号令,成为关羽的地方部队。曹操所任命的荆州刺史胡修、南乡太守傅方等人也纷纷投靠了关羽,关羽的威名迅速传遍中原。

由于关羽的襄樊之战,整个中原局势变得混乱不堪。就连原本被曹仁平定的侯音、卫开的势力,也开始蠢蠢欲动。曹操一度产生了迁都的念头,虽然最后有人劝阻,但关羽的影响力,的确让华夏大地为之震动。

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后,成功攻占了部分地盘,但他自然会向刘备报告这一胜利,同时押送战俘到江陵城。刘备接到消息时已经是219年9月,大约一个月后的事。就在关羽威震华夏之时,曹操依然在长安,直到10月才赶到洛阳部署军务。与此同时,曹操迅速派出徐晃来援曹仁,与关羽展开激烈的对抗。

曹操不仅如此,还派使者找孙权合作,企图让孙权攻打关羽的后方。孙权早已盯上了荆州,对此提议没有半点犹豫,与曹操的使者秘密商定了合作细节。曹操上表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、荆州牧,封他为南昌侯,甚至还将之前俘虏的朱光等人送给曹操,以表示忠诚与合作。

《三国志·董昭传》记载了董昭的一番话,他建议曹操应利用孙权偷袭荆州的消息来破局。董昭认为,如果关羽得知孙权有此打算,必定会产生动摇,急忙回撤,困局便能迅速解开。让孙权的计划曝光,使其顺利得逞,这样便能两敌相持,而曹操则能在一旁坐享其成。这样做不仅可以削弱敌人的力量,还能打击关羽的斗志。

曹操接受了董昭的建议,立即指派徐晃将消息送入被围困的樊城,关羽和曹仁都得知了孙权即将偷袭荆州的消息。于是,曹军的士气大振,关羽则开始出现犹豫,战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

展开全文

11月,孙权派吕蒙亲自带队,秘密渡江偷袭荆州。吕蒙设法引诱了关羽的部下士仁和糜芳投降,11月,吕蒙成功占领江陵城和公安县,几乎与此同步,陆逊的部队也向西进军,占领了秭归、枝江和夷陵等地,堵住了关羽退往益州的所有通道。

吕蒙在荆州的偷袭几乎与关羽与曹仁的战斗并行,最终关羽在襄樊前线战败,开始南撤。就在撤退途中,关羽得知南郡已经失守,迅速带领军队南行。一路上,他不断派遣使者打探消息,吕蒙则全力接待,并善待关羽的士兵家属,许多士兵在得知亲人安好的消息后,纷纷离队,返回江陵投降了吕蒙。

到12月,关羽撤退至麦城(今湖北当阳两河镇),离江陵仅65公里,但身边仅剩下三百余人,无法再继续抵抗。最终,关羽陷入困境,孙权派人劝降,但关羽选择了诈降后逃跑。然而,潘璋和朱然则在关羽的退路上设伏,截断了他逃往益州的路。最终,关羽带着不到十人的队伍逃至临沮(今湖北宜昌远安县),被潘璋的部下司马马忠俘虏,220年正月,关羽父子被斩杀。

那么,为什么没有人来救关羽呢?

首先,需要明确的是,刘封和孟达虽然距离关羽较近,但上庸到麦城依然有500公里,永安到麦城的距离也有300公里。问题在于关羽撤退时,水路通道已被陆逊封死,实际上关羽已经陷入了无法逃脱的困境。关羽南撤时,其行踪并未公开,刘封、孟达也无法及时支援。

即使关羽在九月或十月时曾派使者求援,但刘封和孟达的驻地离关羽仍有较远的距离,而且关羽所在的麦城已经被东吴封锁。因此,刘封和孟达并没有救援的机会。

刘备也处于类似困境中,虽然他也想营救关羽,但他首先需要集结兵力,打败陆逊的部队,并突破封锁线才能前往麦城。而关羽的行踪并不明朗,刘备也无法第一时间接收到求援信息。即便有情报,东吴已经封锁了道路,刘备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突破。

关羽的失败非常突然,原本还威震华夏,但很快就陷入了败局。这一切都出乎刘备的预料,没有人知道关羽身处何地,无法及时施以援手。关羽的悲剧正是由于缺乏通讯和快速响应的能力,没有现代化技术如GPS和通讯设备,关羽的命运因此发生了极大的悲剧性转折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